http://goo.gl/aifZ8l

為了吸引優秀外籍人才來臺工作,行政院日前提出三大鬆綁策略,針對外籍白領專業人才、藍領技術人力和僑外學生,廢除多項限制。新制明年一月上路,將透過「評點制」,增加企業聘用彈性,不再受到資本額、營業額門檻的約束。專業人才的配偶及子女,也免除有關學歷、薪資的限制。同時對於僑外生留臺工作,也有大幅度的放寬等。 臺灣追求產業國際化,已有相當時日。尤其近幾年,產業界高倡創新取代代工,引進外國專業人才、增進產業技術和競爭能力,成為當務之急。可是較之新加坡、香港等地,臺灣產業的前瞻程度,和聘用人才的廣度,明顯存在差距。外籍藍領技術人才,經過幾年訓練,格於規定,必須離境,離臺後反而被鄰近各國優先進用;技職系統僑生在臺畢業,即需出境,種種不合理的現象與規定,都可望獲得解決。 當然,增進投資環境,和改善工作環境,才是永遠的王道,也才是政府公部門所該著重的焦點。臺灣《勞基法》規定的門檻太高,薪資水準又低於新加坡、香港等競爭對手,企業主心態普遍保守而惜金,「官不聊生」的政治局面更令外資望而卻步。這些不利的條件,在過去阻礙臺灣產業的升級和轉型,相信也不是靠著外籍人才「楚才晉用」,就能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。 臺灣的人力素質,實際並不落後於周邊各國;我們的上一代,也曾經埋首創造過經濟奇蹟。引進或留住外籍人才,最主要的思考,是讓我們的產業界開拓眼界、提升技術。否則,最終卻可能是排擠了在地同級的專業人才,迫使更多年輕人和外勞「削價競爭」。所以如何增進投資環境條件、乃至年輕勞力投入市場的誘因,應才是治本之道。 【中央網路報】
3BB8639DF1D0315A
arrow
arrow

    ytj1231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